Thursday, July 25, 2002

 

F-基因在園藝

譯自Geoffrey R. Dixon, Grower, Sept 3, 1998
        園藝生產是一種研究導向的產業,其繁榮與發展是基於科學之進步及其在新技術的應用。而由於科學上的成就使園藝獲得莫大的效益,並使其脫離農業的純化本質,而能存在於不受稅負補貼的範疇之外,更進而能面對以消費者為導向的競爭。

生物技術是大部分園藝創新的根源,而其基礎則來自植物育種技術的進步。1920年以來,整個歐洲、北美及日本地區,其園藝進步的後盾均由植物育種者做先峰,並以對基因的瞭解為基礎。藉揭開控制遺傳的機轉,使植物育種由簡單品系選擇至複雜的母系交配及最終F1雜交技術,以繁殖大部份之作物。

生物技術之從前與現在
生物技術本身自古已有之,而且是被公認為可以改變我們下一世紀未來生活的原始科學。生物技術革新是基於對遺傳過程之認知與瞭解,其意義即是以DNA作為傳達隔代資訊的方法;而RNA則是藉存在這一代內的資訊加以利用。

基因及其相關產品目前已可簡單、迅速而有效地被確認及操作。一旦確立基因所在之性質,即可加以移除,並跳過以前認為無法分離的障礙而使其種類、種屬、群族間其至植物與動物間的特徵轉變。

        而基因修正的科學研究成果亦逐漸轉變成為生物技術致富的過程。若將生物技術廣泛定義為:「任何使用微生物作為製造或改變產品的生物技術」的話,則遠在西元前7000年蘇馬利亞人展製造啤酒的方法即為一個明顯的例子。

傳統的生物技術多使用在許多普通食物的生產,諸如乳酪、義大利香腸、優酪乳(酸乳酪)、啤酒與麵包等。每一項製程均需加入活性微生物(通常為細菌或酵母菌)至牛乳或穀類中,使其變成其他產品。園藝學上,像洋菇產業亦即傳統生物技術應用之卓越例子。

1950年以來生物技術的應用則又擴展至另一個新的領域,其中有些已經應用在園藝方面,如組織培養、繁植、細胞融合、酵素製造、發酵系統、胚胎移植以及更多的基因移植及表達等。

生物技術之所以能不斷獲得進展,其關鍵在於地球上之動植物所存在之多樣性,因而造就基因能夠不斷創新的來源。因此這種多樣性的存在與生物技術之改變是息息相關的。據估計,在1930-1980年間美國農業生產量之增加,其中有50%是因為基因應用於育種後所造成的。

革新
隨著生「物性的革新」而來的可能是「財務性的革新」,因為政府愈來愈傾向於不再支援看似很有市場機會的研究。然而在此同時,生物技術方面的研究及新的發現,反而吸引更多其他財務市場投入;這些以往都是支援物理與化學方面的研究。

在全世界各地特別是東南亞、南美等地區,均認為園藝是下一波生物技術革新最有潛力的對象,並積極投入研究。園藝生產一些與民生健康與社會財富有關的產品,使分散在廣泛的鄉村人口亦可同樣享受購物的便利。
對園藝產品而言,植物育種是唯一可以令產品在全世界的市場上產生差異性與創新性,以因應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這些問題無論是就供應消費市場的公司(超市)或從事植物育種或生物技術的公司而這,應有同樣的共識。
策略

兩個世紀以前植物育種的工作集中於少數幾家公司,現在他們大部份已聯合成為國際性的農業化學性的生產組織。

近年來由於環保意識的抬頭,擔心殺草劑、殺蟲劑及滅菌劑所帶來的健康問題,這些公司在農化藥劑的銷售量已大為減少。於是這些公司已開始尋找新的策略產品。以其財力及直覺,他們認為銷售一種「完全種子包」是一個機會。這種種子包將種子、肥分及農藥整合在一起。這種新策略對這些公司而言更有吸引力,因為若能與某些特別的育種配合,則自然會有更豐厚的利潤。

青花菜、大豆及油菜
依上述觀念研究而成的上市產品是經基因修正的青花菜(Brassicas,最初為油菜子)、大豆及番茄。首先選擇這些種類的理由相當明顯。

就番茄而言,有關基因研究的資料可說汗牛沖棟,而其最大的問題是如何維持收穫後的上架及加工品質。這個原因會使消費者及加工業者樂意見到改良後的產品。在英國所做的基本研究顯示已經可以將番茄旳成熟過程利用生物技術的方法控制一連串基因,將其打開與關閉,以控制其成熟度與軟硬度。當這項技術發展後,美國獲得此項技術並將之進行育成新品種,因此可以在收穫及加工時具有抗傷特性。而所有的溫室番茄採用這種育成的品種,其產品將具有較長的上架壽命。

大豆均是大量生產,而大部份產自美國,其產品常作為人類與動物食物蛋白的補充來源。因此利用育種方式選擇抗殺草劑的品種,達到完全性的雜草控制,可因而提高作物的生產效率。基於這理由,這些育種公司銷售一種所謂的「節約包」,其種子本身具有上述功效。而恰好當時全世界相當倚賴美國的大宗穀類需求,使自由市場無法注意要這種基因種子的應用。所以這項策略對農化育種公司或農民而言,都甚表歡迎。

生物青花菜(Biobrassicas)
生物技術上,青花菜提供一種自然的基因修正模式,使基因的轉移能跨過種屬間的障礙。而這種大量生物異樣性存在於有限的自然形式中,自1920起逐漸為植物學家發現而加以系統性的歸納。

目前有三種自然基因存在:Brassica nigra(黑芥菜) B. oleracea (雲台屬青花菜,如白菜、花椰菜、球芽甘藍)B. rapa(蕪菁、中國白菜)。經過馴化的過程,演化而成許多現有的形式,因而廣為農藝及園藝界採用。經過生物種類間的自然雜交又形成許多共存的野生族群,這些提供的種屬為:B. napus(瑞典蕪菁、油菜),B. carinata(阿比西尼亞及衣西歐皮亞芥菜) 及B.juncea(葉用芥菜)。

每一個自然雜交種含有其母系的整組基因,形成兩極端雙套染色體。這種自然雜交的方式往前推進,野生青花菜及蘿蔔(Raphanus)會形成兩代間雜交,如Raphanobrassica。

這種自然界的塑性對一些想再整合雜交過程的科學家而言是一項挑戰。有些是將B. napus獲得成功,因為直接改良油菜子品種顯然可以獲得短程的經濟效益。結果許多農化及育種公司直接發展油菜子新品種,以基因轉植的方式,植入抗殺草劑特性,應用於大面積的耕作區如加拿大與歐洲地區。這種基因修正的產品第一次上市並應用於大面積栽培,並沒發生問題,主要使用於加工業,而這些以往均需要施用大量的化學藥劑。

瞭解的窘境
不少知名的植物學家說:基因操作帶來的機會是無窮無盡的,而這中間也沒有我們不能達到的事。換句言說,在當今的世界裡,農地資源縮減、人口成長率的增加、空氣及土地的污染及地球的氣候變遷等等所遭遇的困擾,利用生物技術均可獲得答案。

而從另一角度看,另一群人則一直不斷關切這種基因操作的運用,因為目前足以供作判斷的資訊仍然相當不足。尤其在歐洲,人民持別關切基因技術之應用可能產生不自然的植物動物型式,並進而取代現有野生的花卉與動物體系。

在歐洲,大眾有三項主要關切的原因:
1.這項發展到現在為止,均係就商業利益將新植物品系與農業藥劑的應用合併在一起。基本上的疑點是目前大量使用化學藥劑於農業生產,其對環境及自然的多樣性的效應的負面影響如何。

2.經過加工後的穀類作物似乎是一項「後門」,使消費者毫無選擇,或無法知道這是來自基因修正下的產品。這與大眾心理害怕對使用輻射過的食品一樣。許多大跨國公司只是進行更大的合作而不經過公開的討論。

3.整個科學及其產品均被輕視對待。科學教育一直無法鼓勵大眾,並激起大眾對它的興趣。這些群眾從小對科學就感到困難,並認為是「書呆子」的事情。這種態度累積下來,使其無法認同過去五十年來科學所成就的事,及其對財富、健康及社會福利所做的貢獻。

參與辯論
園藝學者亦將逐漸會扯入這項辯論之中。他們將被迫對使用基因的品種或者使用傳統的授粉及授精方法表明態度。對園藝界而言,這將是真正的問題所在,因為使用傳統育種方法勢將遭遇相當大的困難,而許多大公司亦會對其所提供的品種失去興趣。

在下一個世紀當中,經由基因操作所產生的園藝品種將會更多。這些品種不但具有實質的抗蟲及抗病能力,而且可耐環境應力(高低溫度、鹽分、乾旱),其新陳代謝效率及營分吸收率提高,其收穫得的品質亦能相對改善。事實上,只要消費者能接受,這些作物無論就經濟或市場的優點而言,都是非常顯著的。

而必解決的問題包括這些基因修正的作物產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以及野生植物及動物族群的多樣性如何維護等。

贊同與反對
對這種問題總是有贊同與反對的意見,亦有持保留的意見。而其所爭論的議點如何甚為重要。

贊同的論點
基因的理論說:任何人為植入基因的方式會流入野生群族,並使其族群消失或迅速稀釋,因為後者缺少進化的優勢。目前為止各種實驗都對這項理論有其證據。

基因修正的作物似乎所需的殺蟲劑的使用較少,所以環境保護人士應傾向於支持較大的多樣性議題。

修正過的作物品種之生產性與效率均超過傳統品種,這會使生產成本降低並較安全使用。進而提高全國的產品,刺激經擠,增加知識庫人員的就業機會。這是簡單根據其以往所有科學因革新所達成的趨勢。

持保留的論點
基因操作的科學是新的東西,必須經過大量的試驗,以決定其是否會入侵野生族群。如果會的話,則顯然有其後果。有訓練的植物學家應以尊重自然能力的態度,而且應遵從呼籲進行試驗與調查。其推論的結果將是這些田間試驗若有價值,則應允許其繼續完成,但不是一種不定時的、具毀滅性的嚐試。

這些過程應給大眾充分的時間討論,其辯論將基於對實際問題的知識,而對公司在基因申請專利能力方面所顯示的關切。而有些國家從事供應基因操作而沒任何限制的情形亦應加以追蹤及防衛。

積極參與
整體而言全世界的園藝界將接受基因修正的植物品種。不管歐洲國家接受與否,這種基因操作對我們的經濟與社會福利都會造成衝擊。故如完全拒絕這項發展,最後口有讓我們隔絕於參與的門外。

因為歐洲及英國幾世紀以來,在認知與保衛整個世界的生物多樣化的工作上擔任特別重要的色,一味地拒絕的駱鳥式決定只會引來災難。

園藝界人士應準備參加,以確定在未來的世代裡,野生基因仍然可以存在這個自然界上,對我們的現代經濟有真正的價值。

 

F-溫室的清洗

        溫室業的準則是:「損失一成的光,損失一成的收穫。」因為植物需要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Photosythesis) ,但一般玻璃或玻璃纖維板等用一年之後,因灰塵、油污、藻類等之累積,透光度均會減低,均必須定期加以清洗。這種清洗作業有時請外面專業公司代勞,亦可使用自動清洗機。清洗機的應用也相當廣泛。Brinkman出產一種清洗機,重325公斤,可沿屋頂預設之軌道行走,而且可以一棟連過一棟,繼續其清洗作業。有一種裝置,稱為Wider Gutter,是一個供工人使用之清洗台,5000mm寬,工人可以在其上走動。結構簡單,沒有維修的問題。

        最近也有幾種商業用清潔劑,專門清洗溫室玻璃。有一種名為Phoenix Colloid Concentrate,無毒性、無味道、不可燃性,即使溫室內仍有植物,亦不會影響其成長。這種乳劑有小微粒,稱為Micells,與水混合後會成為活性劑,可以打破物質之表面張力,將表面上所沾的灰塵、油污及藻類等分離。

        荷蘭則使用一種Mardenkro GS-4清洗劑。上市已經十二年,目前引進英國。這是一種以氨二氟化物為基底,比一般氟化氫之作用還溫和。因為其他酸基清洗劑容易腐蝕表面,使其粗糙,用過後反而更易沾灰塵。這種經過實驗結果,效果很好,對藻類之清除也有一定的功效。

        藻類繁殖也是頭痛的問題。上述兩種清洗劑均可清除之。最近有發表一種產品稱為Bio-Natura,對藻類有特殊功效,於1999年上市。這種清除劑含有表面活性化劑,可使藻類所產生的蛋白質鏈分解。故處理後藻類會乾枯而自然脫落。

Methyl Bromide之禁用
以往廣用於土壤消毒劑至公元2001起禁用。當然也有採用蒸汽消毒的方式,但所需之設備龐大。現在有一種消毒劑稱為Basamid,其密度為38g/m2-76 g/m2。施用於土壤深度20-25公分,施用時必須混合均勻。


Wednesday, July 24, 2002

 

F-溫室的生物病蟲害防治

IPM: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由於荷蘭農藥之使用已相當泛濫,其每年藥用量為世界最高的國家。當然在花卉方面使用量最多。目前在蔬果方面的生產已有嚴格管制,並控制任何溫室的排放量。

在番茄生產方面,目前在荷蘭及英國大部份均已採用生物控制的方法,以天敵控制紅蜘蛛的滋長,相當有效。而溫室的管理也相當重要,例如,在兩作期間,溫室內部的清毒與清理,必須嚴格執行。目前僅在控制Spider mite及 mildew還需要使用藥劑。

        對於番茄業者而言,如何驅除紅蜘蛛滿是他們畢生難圓的夢。雖然育種者一直想利用篩選方式或基因方法選擇可以抗蟲的品種,但多是因為口味必須兼顧之下,不得不犧牲其抗蟲的特性。目前的番茄品種約有900餘種,正在實驗室中作口味試驗,其中以Solariro 可以抗mildew。而代號DRW4924的品種也不錯。實際上農民要的品種只要少噴藥,他們大概都會接受。所以DRW4924的品種應有其很好的未來。番茄大小粒亦有不同喜好,英國人喜歡75g小粒種,荷蘭則喜歡100g之大粒種。

蟲害的防治方面,目前使用番茄專用的天敵 Phytoseiulus仍無法100%可靠,有些業者改用Feltiella,有較好的效果,但仍無法絕對可靠。在番茄開始長絨毛時,會使mites移動,1995年起乃引進Winged Predator Feltiella acarisuga,這種天敵會飛,以尋找mites的卵,效果較佳。

        在IPM計畫中,曾使用兩種寄生物,即Digylphus isaea 及 Dacnusa sibiria,以控制leaf miner。Dacnusa sibiria適於低光照環境及leaf miner之密度仍低的情況下;Digylphus isaea則適於在leaf miner達到一定密度的時候建立族群,但一般仍認為其族群建立應愈早愈好。所以在管理上必須慬慎監控,只要leaf miner密度達到一定水準,即快速植入Digylphus isaea。一旦其族群建立之後,整季生產即可不必用藥。這種方式可以增加蟲害控制的可靠性,控制成本也會大為降低。

        在生物控制方面,目前也有其他計畫正在進行,以控制leaf miner的繁殖。而部份研究則集中在Digylphus isaea 與leaf miner間之關係。此外亦有研究利用Nematodes控制的方法,將這種天敵噴至葉面上,以確立IPM的控制功能。

        在小黃瓜生物控制方面,則發現可以控制至少11種昆蟲。1980年蟲害如Franklinioolla Occidentalis,Western Flower Thaips(WFT)曾在英國出現,那時無IPM控制方式,每公頃的損失達25,000英鎊;後來計對WFT的Predatory mites進行控制,才挽回頹勢。

        現在的生物控制均採用所謂的育種包(Breeder Packs),由一叫BCP公司商品化。這種係將天敵Amblyseius培育於一個紙包內。內含有Prey Mites及食物。每包可以釋放大量Predator至植物上。六至八週之小黃瓜可以施用每株一包,必要時可再更換。這種育種包在低濕時,功能較差。新發展的有抗低濕包,稱為LHT(Low humidity tolerant)。其包裝可讓小包內維持內部高濕,可增加5-15%的效率。LHT包即使在低濕下也會釋放大量的Amblyseius。這種控制WFT有效,但在其他作物大量感染時,有時因重覆感染或因中間使用藥劑而失效。對於第二次感侵襲,亦可使用Orius Predatory bug及 Two entomopathigemic方式控制,但這種建立族群的速率較慢,亦不適用於小黃瓜的生產,但適於甜椒。對於WFT的抑制有時亦可使用黴菌加以控制,不過這仍在試驗之中。

 

F-溫室的廢棄物回收

        歐洲及英國地區對溫室之廢棄物回收率在公元2001年時必須回收現行之50%。但這項規定也更趨嚴格,以前營業額在五百萬英鎊以上者,必須遵守上述規定,而現將降為一百萬英鎊。

 

F-CHP產生器

許多蔬菜或莎拉用之溫室,因為光合作用強盛,其需要二氧化碳量較大,故必須另外加以補充。以往是使用燃燒鍋爐的部份廢氣導入溫室,以作此項用途。但是因為鍋爐會產生熱,且其產生量較不易控制。故近來有採用發電機的廢氣,作為二氧化碳的來源,而發出的電則可與電力系統聯線,作為共生電力。其廢熱則可加熱鍋爐,產生熱水,作為溫室加熱之用,一舉三得。這種系統一般叫CHP引擎系統。

英國一家Buckland Garden Nurseries溫室最近引進荷蘭公司的產品Zantingh,但仍沿用舊有的鍋爐加熱系統,故並沒有浪費原有的設備。這套系統系採用瓦斯為燃料的CHP引擎,其出力為1.9MW,除產生作為加熱用之熱水外,尚可發電及生產二氧化碳。這家溫室將熱水貯存於兩個12,500加崙的暫存槽,其熱水貯存量可達250立方米。熱水方面則採用以往鍋爐系統的之廢棄端供應溫室需要。但由於CHP系統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較多,故不會使原有之熱水貯留槽超載。原系統之CO2產生量為20m3/1000m2,新系統可以增加為26 m3/1000m2,用於番茄溫室生產顯然已經足夠。一般溫室的CO2標準量為6 m3/1000m2。

但據這家溫室主人說:目前使用這套新系統後,只有早上的時段可達25 m3/1000m2,但卻不必產生太多的熱水,故使用起來相當理想。

由於電力必須回饋到電力公司的系統,故控制相當重要。電力部份由電力公司負責,業者只對生產部份作最佳化控制。溫室的電腦僅將CHP視為鍋爐系統的前導,故在運作上沒有什麼影響。

這種系統在荷蘭亦開始使用。英國有些新的溫室亦開始裝置。有一家50英畝溫室係採用9個1MW的發電機,分成三組使用,並產生三相電。據其操作結果,大概在夏天,每天可以維持15小時的運轉;冬天則一天24小時運轉,故其生產的CO2成本每公噸僅為15英鎊,相較於純的CO2成本則為每公噸80英鎊,相差達五倍之多。為使能均勻分佈到溫室角落,此溫室採用600mm的透明管路作為輸送管。 
       

Tuesday, July 23, 2002

 

F-各色各樣的溫室

廿餘年前荷蘭的溫室仍以寬跨距的為主,寬度為6.4公尺。這種溫室在阿斯米爾仍然隨處可以看到,但大部都是以前舊式樣,不過其比例仍然不少,約達九成。這種溫室最大優點是其跨距大,所以作業室中擺放機械比較大的空間。且其上部的空間對植物而言,仍具熱絕緣作用。但近十年來新建的溫室則摒棄這種大跨距型,而改用所謂的凡諾型(Venlo),這種型式外觀看來比較堅實,其寬度為3.2公尺,高度約為3-3.5公尺。近年來新建的溫室大概均屬此類,其建造容易,價格也比較低。在荷蘭每一平方公尺之建造成本約為85荷盾。

        更新近的溫室則又有明顯的改變。實際上也是融合大跨距與凡諾型的優點。即維持凡諾型的外觀,但其高度加高為5公尺。這樣的溫室實際成本並沒增加多少,每平方公尺約增加5荷盾。對於整個溫室的造價,所佔的比例並不很高,但卻能有折衷的優點。荷蘭溫室的變遷,至少也經過了廿多年的演變。至目前為主,可說各種型式都有。因為溫室的投資通常時間很長,不容易一下子進行改變。

        由於許多盆花種植其間,仍需要綠花的過程。在綠化時必須將盆花移至室外,其所花費之時間及勞力仍然甚多。新型的溫室則在綜合這兩項功能。亦即在綠化時直接將溫室屋頂部打開。綠花完成時再將其關閉。這種可以打開屋頂的溫室又叫做Rovero結構。採用棚架樑,寬度可達9.6米。內含一捲動機構,由溫室內直接操作。這種結構對於拱形溫室或塑膠布溫室均可應用。
每公頃要準備500立方米的儲備水。

Monday, July 22, 2002

 

F-Novartis溫室

荷蘭有一家溫室叫Billion Plant Nursery ,是一家專門生產Novartis Seeds的溫室業者,其總面積達5.5公頃,是歐洲最大的同類型業者,每年產量達10億株。老闆為Tom Vijftigschild,是一位相當年輕,不到卅歲年紀的人。
Novartis生產最高峰為三、四、五月,那時需要溫室的面積增加為15公頃,為此只好向附近五個地區租用溫室,以因應盛產季。現在產品供不應求,其年成長率平均在15-20%。當然這種植床材料之需求也相當季節性,故必須在資材上作適當分配。

為使空間能充分利用,乃與Vreugdenbil 公司合作,在冬天淡季時間,亦即11月與12月期間,將部份空間提供該公司生產蔬菜。這種組合互蒙其利。在當地也有許多這樣的組合產生,以充分利用現有的空間。雖然蔬菜生產可以與Novartis生產相配合,但由於業務量需要,Novartis本身仍要建1.2公愩的溫室,擴充為播種間。

老闆是一位相當有經驗的年輕人,他以前也與鄰居合作過一陣子,對Novartis之生產有豐富的經驗。

由於溫室向他家租借,溫室相當分散,必須分六區,以利管理,而每一區均設有管理人,負責各區的各項作業。而在5.5公頃的本區溫室中,內區分為至少36種不同的溫室條件,以提供廣泛的溫室成長環境。其種植之品種達1,500種之多,而產品之品種也達3,000種以上。因此分散經營成為公司營運的策略。其產品包括盆花、半年期的、週年期的作物。特殊品種如Ganltheria 及Hypericum等。

這家溫室有兩台Visser廠商製造的區分機器人(gapping up robots),但由於效率不高,故這種區分的工作仍賴人工。一般言,幼苗更需要很多人工。穴盤仍採用人工佈放,亦用人工依序拿上來,故其在搬運自動化程度仍然不是很高。

其他工作則是澆水。由於使用穴盤的關係,其灌水的技術相當重要,一點一滴均會對苗的成長有不同的影響。有經驗的工人,瞭解那些地方需要的水分多,可以作有效的分配,如此才不會影響植物的拉伸張力。現有的自動化設備可以照顧死角的部份,但公司對新的區域仍想採用軌道式澆水系統(Gantry Water System) 。

與其他場一樣,Novartis的栽培作業仍需要動力、加熱系統及二氧化碳供應。雖然新近的方式可以用引擎動力提供電力、熱水及二氧化碳,但在後者的供應,他們仍然想用純二氧化碳的供應方式,雖然成本比較高,但較為可靠。
這家溫室每年需生產植物二百五十萬箱,約達700輛卡車的運送量。其產品銷至歐洲如意大利、斯堪半島、匈牙利,英國等。其中英國佔16%以上。其產品係放置在塑膠穴盤內,然後加上外框,以利堆疊。其最低的訂單為50箱,故組合仍然相當複雜,必須使用電腦進行管控。
 

Sunday, July 21, 2002

 

F-番茄溫室

在英國蘇茜士(Sussex),最近剛設立一家大型番茄溫室,其正式名稱為Runcton Nursery, 由一家Haxlewood, VHB的食品公司投資經營。其溫室面積總計有54英畝,其中23英畝為玻璃溫室。番茄品種為Solairs,其中11英畝是在新建的溫室,而另外23英畝則屬於34英畝的舊溫室。
溫室的經理為John Way。

番茄生產的目標為好口味、上架長、顏色鮮、果皮結構佳,產量高。目標產量為65kg/m2,或為260噸/英畝。但初次栽培過程中,最低時曾達52.5kg/m2,好的時候則達70kg/m2,但僅限於某些產品內。
除Solair品種之外,這間溫室尚種植的品種包括12英畝的Aranca (Enza Zaden)種,是屬於果串型番種;5.5英畝的 Mariela (From De Ruiter)種,是屬於李子型品種;以及Sumburst品種。

溫室建築採用高溫室結構,其高度為4.5m,是由荷蘭Dalsem公司承造。這種溫室在10年前由魏特島(Isle of Weight)的一家Ken與BobPayne公司商品化。其主要優點是多光照,番茄因為莖直向陽光,因而可以獲得更多的光照,而且上部空間大,維持一個很好的成長環境,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在植株的安排方面,由植株可以往上提高,故番茄之收穫高度可以往上提高至人體腰部區,容易作業。而且可以減少由地面所帶來的可能污染。

番茄生長用的介質是用Grodan 廠牌及法國進口的cutilene材料。電腦控制系統環控設備則採用荷蘭Hoogendoorn Automation公司的產品。
李子型番茄因為比較容易在頂上開花,故需採用遮蔭設備。

灌溉方式採用密閉系統,在23英畝的溫室中共種植360,000株番茄,每日每株預計需2公升灌溉水,一天計需要720,000公升的水。殘餘的水以1/300的斜坡度集中,並以紫外線殺菌後,再存於貯存筒中候用。溫室中央有共同走道,由中央通道至兩旁各為100m。

二氧化碳的供應則採用Scottish Hydro Electric公司提供之兩個4MW瓦斯引擎作為動力,尚包括電力及熱水。為應付尖峰負載的電力,設有二條電源線。在全專下,每英畝可以生產約三百萬BTU的鍋爐容量。鍋爐有三具,以燃燒自然瓦斯或燈油,產生31,000KW的電力。

此套系統之CHP二氧化碳出力比200kg/ha標準略低,但兩具合計每小時每公頃可以產生400kg之二氧化碳。

應用生物防治亦為這家溫室經營的一貫信念,他們盼能完全不用殺蟲劑,使用自然天敵 Encarsia Formosa,每週施用,以擯制白蠅、Macrophus Caliginosus。番茄之授粉則採用熊蜂。

 

F-兄弟溫室

在鹿特丹北方20公里有一個稱為Boskoop城。這些也有一些溫室。有一對名叫Paul van der Salm兄弟經營一塊佔地約五公頃的溫室,目前地價每平方公尺約需15荷盾。每年可以生產150萬株各種盆花。目前僅僱用五個工作人員,工資每小時約為25荷盾。由於工資高昂,所以他認為自動化是唯一的路。

他的作物包括Pernettya,歐薄荷( lavender), salix, gaultheria等花卉。

秋天種Pernettya約150,000株;春天改種歐薄荷,Hidcote。每年二月則開始進行嫁接Salix於Kilmarnock。另配合聖誕節則出貨部份之gaultheria約100,000株。其主要客戶為八十個出口商及經銷商。

Gaultheria長至9-10.5cm之後即可進入較自動的過程,不必再經由人手進行其他作業。

溫室內有二公頃使用移動式植床,其造價約為每平方公尺80荷盾。

夏天必須將蜂巢置於溫室內,利用蜜蜂增加授粉機會。目為附近有一種玫瑰場,許多蜜蜂都被吸引過去那邊了。

他們想增加4,000平方公尺的溫室面積,採用新型溫室,高度為五公尺,可以將配送區及上缽區整合在一起。亦可提供運送設備裝在此區。另外將增加5,600平方公尺的可開式結構之溫室(Rovero Structure),如此綠化的工作可以在這種活動屋頂下進行。這是新型的溫室。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