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05, 2002

 

F-會走路的植物(Walking plants)

我們又到離鹿特丹以南約四十公里的羅森達(Roosendaal)附近一家名稱為Nursery Damsigt的盆花溫室中參觀。老闆Jac Valstar,是一位瘦高的人,目光銳利,年紀約在六十開外。我說我是台灣來,他立即反應道:「哦,是從很遠很遠的地方。」

他的溫室約有10公頃,但都以種盆花為主。溫室因為一直擴建,故最後變成U字型模樣。他不但自已擁有溫室,而且還銷售器材及設備。目前他正使用一套新的方法,可增加溫室利用面積,並減少人力的操作。這種方式是可以讓盆花一個個地單獨「走」進溫室,也可以自動地從溫室的各角落一個一個地「走」出來。這觀念事實上我打從心裡也感到稀奇,到底是怎樣一回事?難道花也會長腳走路不成?

我們走進工作間,只見寬約20餘公分的輸送皮帶行走其間,其上排列著各種盆花,等待工人進行換盆的工作。而後面的盆花亦徐徐然列隊而來,好像一行士兵一樣,這條輸送帶很長,一直連到溫室裡面。

一排工人在站在輸送帶的一側,植物則從輸送帶送過來,到工人面前又自動分成三行。每個工人前面都有成捲的塑膠帶,他們很熟練地將面前的盆花拿下一個,然後套上塑膠袋及標簽紙,回首放在活動車架上。活動架有三層,是規格化的,可以直接送上貨車。

我們順著輸送帶的方向走進溫室。這個溫室空間甚大,但實際上它僅是其U型的一個側邊而已。溫室由中央分成左右兩大區,每區的寬度約有40米。中央通道兩側,則有兩條甚長的輸送帶分別負責這兩區的運送工作,剛剛我們看到盆花列隊進入工作區的,就是其中一條。

在這條輸送帶的垂直方向上,每區又有數百條寬度約10公分的小輸送皮帶,間隔著排列,構成一整片植床,各式的盆花就立在皮帶之上,所以每條小皮帶至少有植床寬度的兩倍長,以便它能將盆花送過去,又可在以後拉回來。大皮帶與小皮帶的安排類似中文的「非」字,盆花可藉中央的兩條輸送帶轉入小輸送皮帶,送到溫室內部;同時亦可相反的方向出來。盆花成行地站在溫室內,或者成行的送出來,看起來是一種特殊的景觀。

怎麼讓盆花由大輸送帶轉彎上小輸送帶呢?他倒有一台機器,這個機器很特殊,利用氣壓驅動,而整台可以在中央通道上沿著大輸送帶移動。當它移動到某一行的小輸送帶位置時,氣壓缸驅動其上之機構,可抓緊植床上的小輸送皮帶,並使其往植床之一端移動。這時由大輸送帶來的盆花就可以在此機器運轉之同時,被迫轉彎進入小輸送帶,並繼續前進。
怎麼澆水呢?這家溫室似乎也經過精心設計。原來它是採用潮汐式灌溉系統,這種系統是像海的漲潮與退潮一樣,營養液與水分僅在漲潮的時間得到補充,退潮期間則由植物體內自行調養生息。這種方式在溫室中應用相當普遍。

為達到上述的效果,實際上,每條小輸送帶是在一特定的滑槽中滑動。滑槽比皮帶約寬20公分,足夠容下小輪送皮帶,也容下花盆底部的寬度或直徑,而其長度就是植床寬度。這個滑槽的兩邊緣約有二公分高,前後兩端均做成斜坡,使水分不會在漲潮時外溢。

由於盆花置於小皮帶之上,所以只要將槽中定時灌水及放水,水分或養分就會沿著水槽經由盆底分佈至花根上。而這種漲潮與退潮的動作由滑槽底部一個出口控制,間接連至電腦系統。在這種情況之下,對花葉而言,不必碰到水漬,可以保持其完整的品質,這似乎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對於這種設計,我口裡除了讚嘆外,心中不免仍存在著一些疑問:小輸送帶泡在營養液或水分當中,用久了失去彈性,怎麼辦?換新的當然可以解決,但成本如何?此外,機器若故障了,怎麼辦?維修啊,或者多備一台就解決了。其實他們這裡,溫室有很多區,同時多套支援,應不致有問題的。

小盆花與大盆花所需的皮帶寬度不同,如何調配?這也是一個問題,且有些植物長大之後,他們的「手腳」過長,是否會干擾鄰近的其他盆栽?

老闆很有自信的說:「這些目前因為材料技術的發達,以及設計上的改變,都可以克服。當然,要讓花走路,所要的設備較多,也需要較精密的控制。這種設計如果盆花在植床中,一生僅是進出兩次,則所投資的成本是會較高,但也有它快速進出的優點。且若在生長過程中,需要檢查品質時,這種系統優點將更多。因為不但進出方便,而且若需經過中間篩選時,可變成品質控制之重要方法。試想想:每一棵植物均可自動走到台前,花枝招展地,經過你的面前,或經過儀器的判別與鑑定,美醜立判。這不是很美好的事情嗎?」

我點點頭,至少同意他後面所說的優點。選美的節目看得多了,這種觀念倒是很容易被接受的。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